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搬家了

這個BLOG已經於2011年11月 搬到WORDPRESS
老朋友請按以下連接:


dicksonchan.wordpress.com


請大家繼續支持!

2011年10月18日星期二

B+


2011年10月17日星期一

五月天 - 第一天



第一天

作詞:阿信 作曲:五月天/Fir  編曲:五月天/孫燕姿/FIR

下過雨的夏天傍晚 我都會期待
唱歌的蟬 嘿 把星星都吵醒月光曬了很涼快

就是這樣回憶起來 第一次告白
尷尬的我 看 愛裝得很哲學的你其實很可愛

你說活在明天活在期待 不如活得今天很自在
我說我懂了會不會太快 未來第一天要展開

第一天 我存在 第一次呼吸暢快
站在地上的腳踝 因為你而有真實感

第一天 我存在 第一次能飛起來
愛是騰空的魔幻 第一天的純真色彩它總是永遠那麼燦爛


嘿 你很搞笑你很奇怪 你頭髮很亂
有的時候 你 又突然為我的事情變得很勇敢

這麼說來很不單純 你陪我看海
海那麼藍 我 又好像不應該把你想得有點壞

壞的是我發現不知不覺 不見到你不是很習慣
你的眼神裡好像也期待 期待不一樣的未來

第一天 我存在 第一次呼吸暢快
站在地上的腳踝 因為你而有真實感

第一天 我存在 第一次能飛起來
愛是騰空的魔幻 第一天的純真色彩它總是永遠那麼燦爛

藍色的海 海上的雲
雲的那端 不轉彎 到未來


你說活在明天活在期待 不如活得今天很自在
我說我懂了會不會太快 未來第一天要展開

第一天 我存在 第一次呼吸暢快
站在地上的腳踝 因為你而有真實感

第一天 我存在 第一次能飛起來
愛是騰空的魔幻 第一天的純真色彩它總是永遠那麼燦爛

永遠那麼燦爛 永遠那麼燦爛
First Day...
Today...
First Day...
Today Everyday First Day...

2011年10月6日星期四

近況

2011年9月11日星期日

一個故事

幾天前熱心的師兄姐們舉行了一個 BBA(Law) Freshmen Night,讓今年的新生可以認識一些 current 的 Blawers。而我因為要鼓勵 Freshmen 們踴躍參加我們最近在辦的一個 NGO Project,所以也第一次以 Year Two 的身份出席了。

很多 Freshmen 都很關心甚麼 GPA、Case Competitions、Intern 以及 exchange,所以大家大部分時間都在討論這些嚴肅的話題。我眼見氣氛有點沈重,便半開玩笑地跟大家說了一個故事。

話說上年我們偉大英明的 Programme Coordinator Professor David Bishop 眼見可憐的 Blaw 學生孤立無援(其實無論是 FBE 還是 Law Faculty 都不是太理我們,有機會再跟大家說說這個神奇的現狀),跟幾個來自 Year 3-5 的 Blaw 學生組成了一個 BBA(Law) Student Committee。而這個 Committee 第一個活動就是舉行一個一年一度的 BBA(Law) Annual Dinner。

那個 Annual Dinner(我也是 organizing committee 之一)邀請了補習名師 Calvin Sun 出席。不說不知道,原來 Calvin Sun 是第一屆 BBA(Law) 的學生。在那個所謂的台上,他跟我們講了他那屆同學各自的最後出路。

“我的 Blaw 同學們出路還是挺廣的,像我就因為不想受人氣而自己出來辦補習社,現在還算成功;而當然也有同學考得很好,入了那些國際的律師樓,月入幾十萬;更有人去 Consulting Firm 當 Consultant,賺了很多錢。可是,我們當中最成功的並不是這些人,而是一個女同學。她在 Year Two 的時候就認識了一位家境豐厚的金融才進,在 Year Three 之前就 Quit Uni 結婚了,衣食無憂,現在正好像公主一樣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我建議大家不如考慮向這方面發展,可能前途會更好(笑)。”

當然,我們這位靠口才搵食的師兄只是想跟大家開個玩笑,輕鬆一下。不過其實仔細的想想,這個玩笑也不無道理,的確沒有一種比嫁入豪門更快的發達方法了。要知道,在商業跟法律的世界,關係跟努力比起來,就好想火箭跟 MW Complex 的升降機一樣,上昇的速度差了十萬八千里。既然如此,不如大家都不要再乘升降機了,不如都跑去乘火箭好了。問題是火箭不多,但有心乘升降機上昇的人多得很,所以為免永遠停在 G/F,大家都拼命的擠去乘升降機。

其實說起來,這個故事雖然聽上去很可笑,但其實(尤其對女生來說)一點也不輕鬆,甚至比那些甚麼 GPA、intern 的話題還要沈重得多。很多人說 “Your Face, Your Fate”,也有人不信命,相信搏盡可以改變命運。

你會問:到底是「姿色改變命運」,還是「知識改變命運」?

我會送你林宥嘉的歌曲《說謊》裏的一句歌詞:

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2011年9月10日星期六

胡夏 - 那些年

由網絡著名小說作家九把刀執導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主題曲《那些年》,聽上去真的是有一種懷念的感覺。唉,想不到我已經快要步入二字頭,青春真的是開始離我而去。

就我個人來說,其實即使我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也完全不會給人成熟穩重的感覺。剛好昨天晚上我們舉行了一個 BBA(Law) Freshmen Night,我也第一次以所謂 “Current” 的身份去幫忙。可是老實說,我看上去比 freshmen 更 freshmen,如果我說自己是 year one 的話,相信也不會有人懷疑吧。

其實我覺得現在跟以前最大的分別是,以前所有的問題或想法都會想考試一樣,有答案,而我只需要把它們找出來;而現在,很多困擾著我的事情是根本不知道有沒有解決方法,甚者可能連煩惱的理由都每沒有。

真是懷念以前無憂無慮,可以煩惱一些現在看起來已經是微不足道的事情的,「那些年」。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電影主題曲《那些年》
演唱:胡夏/作曲:木村充利/作詞:九把刀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記憶中妳青澀的臉
我們終於來到了這一天
桌墊下的老照片
無數回憶連結
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後的約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
呆呆地站在鏡子前
笨拙繫上紅色領帶的結
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
穿上一身帥氣西裝
等會兒見妳一定比想像美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時光
回到教室座位前後 故意討妳溫柔的罵
黑板上排列組合 妳捨得解開嗎
誰與誰坐他又愛著她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擁抱妳 擁抱錯過的勇氣
曾經想征服全世界
到最後回首才發現
這世界滴滴點點全部都是妳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告訴妳 告訴妳我沒有忘記
那天晚上滿天星星
平行時空下的約定
再一次相遇我會緊緊抱著妳
緊緊抱著妳

2011年9月5日星期一

陳奕迅 - 開不了心

之前有一陣子很不開心,對甚麼事情也失去了興趣。那時,陪伴著我的就是 eason 的這首比較冷門的歌。不得不說這首歌的歌詞真的很好。



開不了心

歌手:陳奕迅
作曲:伍卓賢
作詞:林夕
編曲:劉志遠

一想起再累也是要做人
我的思緒便繃緊
誰又要大家比我還擔心
胡亂地鼓勵人

一想起往日某段抱憾
不要用笑話逼我暫時興奮
難道怕我一不快便輕生
輪流伴我談心 放心

不開心就不開心
也別勉強的慰問
但求隨著我的心
灑脫地尊重我的傷感
別要 不開心便找開心
去避過我的良心
消化憂鬱後 才令我捨回自信心 *

一想起戰亂破壞了文明
我怎可以沒知覺
告訴我幸好這裡沒飢荒
難道便可快樂

一想起我們有話要講
未曾被聽見便閉幕
猶幸我愛惜這個地方 仍然盛放

Repeat *

不開心便找醫生 吃藥吃到不會恨
但求藍調更興奮 逼我大笑情況更傷感
不開心未必不堪 快樂也要找原因
一瞬間低落 然後我自然又再生

最後塵埃跌定 我便會翻生

2011年9月4日星期日

不再是新鮮人了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我踏進了學習生涯裏一個新的階段,由銅鑼灣高士威道120號搬到了香港薄扶林道,由一個中學生變成了一個大學生。

剛進大學的時候,我對大學的一切有很大的期盼,也十分急切的想要改變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大學生。也許是想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由一個一心只想考進醫科而不重視社交的學生變成一個適合讀法學跟商科的大學生,我積極地參與幾乎所有可以參加的活動,不錯過任何一個識人的機會。到了今天回想起來,那個拼命改變自己的我真是有點可笑。

一年級的大學生被稱為「新鮮人」(Freshmen),而掛着這個免死金牌的我們在做錯甚麼事的時候,總是可以跟自己說很多藉口。作為大學年紀最小的一群,學長跟大學甚至是實習時的老闆總是給我們很多機會。我在做 summer intern 的時候,不懂得甚麼法律上的東西就會跟自己說「這是當然的,我又還沒有學過」。一句沒有學過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真是不負責任。

在對外的時候,我們是所謂的精英,香港大學的「大學生」,但是其實無論在心態還是實際的學習模式上,我們跟中學時根本沒有分別。跟別人炫耀的時候是「知識份子」,做錯事或要負責任時卻變成還沒有識應大學生活的「學生」,「新鮮人」這個身份真是十分便利。

中學跟大學生活對我來說最大的分別,就是大學的人比中學的更要拼搏,甚麼都要鬥一番。無論是在 GPA 上、CV 上,甚至是衣著上我的同學們總是不甘後人,在每一個方面的激烈競爭令人透不過氣。可能是我讀的科的問題,大家都是在中學各種考試和課外活動上的優勝選手,不習慣輸給別人,結果就是大家狂背 past paper,署假開始讀書等等我以為中學才會發生的事情屢見不鮮。的確,這些中學的讀書方法對應付考試、過4爆4.3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可是,我們作為法學系的學生,這些方法對於我們未來執業時真的是沒有太大用途。要知道,律師個人的思考能力,可是會影響到當事人的一生。可是偏偏法律專業證書(PCLL)的成功入讀率只有六七成,以至大家都被逼用這類方法去競爭,爭取入讀PCLL以得到成為律師的資格。這種惡性的競爭,希望來年可以因為比較重邏輯思考的科目而得到改善。

一直一直,我都對自己沒有太大的自覺,只是遊戲人生的玩樂,以及煩惱一些不值得煩惱的事情。直到最近,我開始有mentee以及師弟妹,開始感覺到自己已經不再是新鮮人,而是一個 Year 2,有過一年經驗的大學生。我不可以在把大學生活當成未知的冒險,而給自己許許多多的藉口,而是要腳踏實地的承認自己的不足,然後認真的向前走。大學的第一年就好想是一個中學生發了一個在大學裏上堂的夢,而現在夢醒了,要面對現實了。


其實剛進大學的時候,需要seniors的幫助、別人的諒解和通融也是無可厚非,但若然你把它當成一種必然或是捷徑,甚至培養成依賴,那就真的要檢討一下了。

新的一年我有許多東西想要嘗試,加上第二年的課程比較忙,所以大概只有週末的時候才有時間更新,希望大家多多見諒。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灣仔舊街



2011年8月16日星期二

第二次 Brasov 遊記 (二)

打這篇文章的時候,起實我本人已經安全的回到了香港,正舒服的躺在家中的大床上,聽著輕鬆的音樂。也許是因為還沒有適應時差吧,我竟然到了深夜五點也睡不著。算了,就樣我借此時間根據自己之前在筆記簿留著的一段段旅程的感受,還有當時拍的照片,一邊回憶一邊繼續寫我在 Brasov 的經歷。

話說第二天我跟友人們都睡過了頭,只好加快腳步,趕到市中心。我們今天的計劃是在上午乘纜車到那個在山上的巨大的 "Brasov" 字牌後俯瞰整個城市,然後就去另外一個叫 Sinaia 的城市去參觀當地著名的 Peles Castle。

首先,要找到乘覽車的地方真的是非常簡單,根本連地圖也不用,因為在城市的各處都能看到山上的巨大 Brasov 牌。我們向那個牌走了大概20多分鐘,就到達了登山纜車的底部。付了錢之後我們就乘纜車到山上。不過,與其說它是纜車,不如說它是一架比較大的升降機,因為它只是垂直的送我們到山頂而以。比起它,果然還是本土的海洋公園纜車比較有趣。





上到了山頂,那裏的風很大,我好像連站也站不穩似的,而插在山上的羅馬尼亞大旗也因為強風而發出啪啪啪的巨響。說起來,這裏不愧是旅遊熱點,到處都是口講英文、手拿相機,來自各地的遊客,不時更有人要我幫他們拍照。在巨大的白色 Brasov 牌後面,我跟友人影了不少相片。說真的,可以在那個好像 Hollywood 一樣的牌子背後影相,真的是一生難得的機會。



在山上往下望,可以見到整個城市的景觀,比起在 Bran Castle 往下望還要壯觀得多。站在山上,山下的建築物好像大富翁裏的小屋跟旅館般,十分可愛。可是我必須說,一直有著畏高的我,站在欄杆後實在是無法不感到害怕。











看完風景後,我們便出發到另外一個名叫 Sinaia 的城市。Sinaia 跟 Brasov 很近,也是另一個以旅遊業來支撐經濟的城市。該地最著名,或是唯一著名的景點就是帶有濃厚古風的 Peles Castle。Peles Castle 的外觀,跟我到羅馬尼亞前心裡想像的一座城堡的外貌很符合。它有著白色的外牆,灰色的頂端,以及棕色的窗戶,看上去與其說是壯觀,不如說是典雅脫俗。





在城堡裡面大大小小的房間也是交足公課,由不同的傢具到每一個角落也有著細緻的修飾。同行的法國友人對此好像感到很興奮,但沒有甚麼藝術細胞的我老實說就沒有太大的感覺。(如果要在城堡裡面拍照的話,要繳交 35 Lei 的額外費用,雖然有點對不住大家,但作為貧苦學生的我並沒有付到錢,所以不能給大家看看裡面的模樣,真是可惜。)






在城堡外的雕塑也很有歐洲特色,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拼命的拍照。







這裡果真是旅遊熱點,我在城堡內遇到了一群群來自韓國和日本的遊客(還有一些我不懂得分辨來自哪裡的旅行團)。當我跟來自香港的友人以廣東話聊天時(當然包括了很多無謂的「語氣加強用語」),突然我好像聽到有人在說廣東話,我們往四周看看,竟然給我發現一群好像香港人的物體。我們抱著好奇心走近,看見一個女孩正穿著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外套。原來他們正是我們之前在 Brasov 看見的那架香港旅遊巴所載的香港旅遊團。「他鄉遇故知」的我們興奮的跟團中的人搭訕,聊了幾句。這是我在羅馬尼亞這幾個禮拜裏除了那一位同來 intern 的香港朋友外,第一次遇到來自香港,甚至是中國的人。在這個地方,不要說華人了,就連亞洲人也是買少見少,所以我跟亞洲人在很容易成為朋友。(在那之後,有一天我在 dome 外的街上遇到了一個來自越南的男人,他向我問路,我們聊了兩句後,現在已經成為很好的朋友。這足見在異地,家鄉比較接近的人很容易混熟,尤其是因為他也知道周星馳等香港名牌,我跟他比較有話題。)

我跟友人在去 Sinaia 的時候,是乘坐巴士的,但在離開的時候,卻用上了一個我做夢也沒有想過的方法,那就是 hitch-hike(截順風車)。這件事其實我是一萬個不願意的,但有這方面境驗的朋友堅持要省錢,人生路不熟的我只好隨他們的意思。友人熟練的在背包拿出寫著 Brasov 的大牌,另一個友人則高舉拇指,擺出叫順風車的姿勢。我逼於無奈只好擠出笑容向迎面而來的車舉起拇指。等了十五分鐘,雖然有車停下來說只要我們付錢就可以載我們,但願意讓我們乘順風車的司機卻沒有出現。友人說乘順風車要有耐性,他上次也等了兩個多小時。不過他見我已經開始感到累,就說一個小時內如果還乘不到順風車就乘巴士回 Brasov。


半個小時後,竟然真的有一架小巴停了下來。我們就這樣上了那架小巴。小巴內頗為寬敞,而好心的司機也十分友善。經他一說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跟他在當天早上乘巴士的時候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當時他正是要乘巴士由 Brasov 去別的城市去取回他的車子,所以對乘同一架巴士的我們有印象。我們真是太幸運了!



然而,我的好運並沒有持續多久。在當地的一間超巨形的超級市場買了點食物後,我們乘不熟悉的巴士嘗試回 dome,但不認得路的我們遲了下車,在問了許多路人,幾經波折後,到達 dome 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在那裏等待著我們的是一個壞消息:當地的 AIESEC 因為怕麻煩不容許我們待在 dome 裏睡覺。原來那間 dome 的規則是不準裡面住的人帶其他人進去,而 Brasov 的 AIESEC 因為怕麻煩就打電話給那個房間的人趕我們走。我的朋友跟他們在電話裏說,晚上十一點多我們找不到Hostel 怎麼辦,他們給了我們一間 Hostel 的電話。我們嘗試連絡那件 hostel,但他們說沒有多餘的房間。我們再找 AIESEC 的人問可不可以給我們多住一晚,不然我們真的沒有地方睡,他們竟然說 "We don't care. You guys must leave",真是不負責任,令人火大。

結果我們跟相熟的 trainee 做了一場「大龍鳳」,執拾好行李後跟房內 AIESEC 的人道別,騙他們我們已經找到hostel,然後就躲進該 dome 令一間女生的房間,相熟的當地 trainee 跟他們解釋後,我們就躲在裏面。當有人拍門時,她們便關上燈在開門,讓我們躲在黑暗中。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便逃出了這個鬼地方。

真想不到連在香港也沒有試過「屈蛇」的我竟然要好像偷情一樣躲在別人的房間,真是令人感到很不爽。

我跟友人道別後,便乘火車回去 Galati,結束了這次旅程。

Brasov,的確是一個很美的城市,但我對她的印象卻是越來越差。比起 Galati 等接近沒有旅客的城市,旅客比當地人還要多的 Brasov 在當地人的親切度方面就差很遠。在 Galati,當我有需要幫忙的時候,當地人都是很熱心,給我窩心的感覺;但在 Brasov,即使是向當地人問路,他們也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令我感到不快。我認為當地的人已經習慣了,甚至是開始厭倦了外地人。而且除了某些比較著名的景點外,Brasov 其實甚麼也沒有,跟一些歐洲的大城市差了十萬八千里。

多美的街道,看得多還是會厭,重要的始終是人。Brasov,距離 "the best city in the world" 還差一截。要變成對得住"Brasov - probably the best city in the world" 這句 Slogan,當地人還要多加努力。



2011年8月15日星期一

CHARICE - Far As The Sky

本季由江角真紀子和石原里美主演的日劇 Bull Doctor,老實說一開始的劇情真的是不太吸引我,但網上有很多人說這套劇在第三四集之後打破公式化,開始變得有看頭,所以我還是決定看下去。


這套劇的主題曲是由在 youtube 上成名的菲律賓19歲女歌手 Charice Pempengco 所唱,在劇集起播前已經廣泛的受到矚目,而結果也沒有令人失望。非常動聽。



劇集本身雖然不沈悶,但還暫時沒有足以吸引我寫觀後感的特色。

2011年8月10日星期三

第二次 Brasov 遊記 (一)

在我抵達羅馬尼亞差不多一個月後,我跟另外一個也正在羅馬尼亞工作的香港朋友約好了在 Brasov 會面。(原本我們是約好了前一個禮拜去 Brasov 的,但因為之前遇到了意外入院,最後只好延期)

之所以又去 Brasov,除了是因為 Brasov 在 Galati 跟 Taure Mures 之間,也是由於之前一次 Brasov 遊中我對它的印象很美好。


正如我之前提及過,每天只有一班火車從 Galati 到 Brasov,所以當天我就跟第一次去 Brasov 時一樣,六點鐘就起程到火車站。




經過跟上次一樣的七個小時車程,一樣的風景後,我又到了這個羅馬尼亞最受遊客歡迎的城市。由於我的朋友要遲一點才到,所以我就到旁邊的商場裏的 H&M 買了件外套(也只有在 Brasov 我才能找到像樣點的商場),然後到那裏的 food court 吃飯。在那裏竟然有幾間所謂的中國快餐店,不過我有過在 Galati 嘗到恐怖的「中國快餐」,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去了一間美式快餐店。結果出乎我意料之外,那裏的炸雞塊好吃得令我喜出望外。



兩個小時後,我的朋友以幾一個來自 Germany 的 trainee 到了 Brasov。這是我個多月以來第一次見到香港人,那種親切感真的是令我感到很興奮。我們接著乘巴士到市中心。Brasov 的大街很有那種歐陸的感覺,對於我們香港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旅遊地方。我的香港朋友對 Brasov 的美麗建築物和街景感到很新奇,興奮的到處拍照,而我因為是第二次來,對這些西方建築的熱情已經減了不少,甚至還有點掛念香港的高樓大廈。





我們又好想指定動作似的到 Black Church 等等比較有名的景點。順帶一提,有於我們到 Black Church 時它已經快要關門,教堂的工作人員每有空查我們的門票,所以我們結果不用付錢就可以入內參觀。

我們之後到大街上到處參觀,不得不說,Brasov Town centre 裏的 Square 真的是非常壯觀,還不時有 Orchestra 在那裏表演。






走過一間 Frozen Yogurt 店,那裏的價格比起香港便宜的多,但吃起來卻有著很重的化學香料味道,老實說有點嘔心。走著走著,竟然給我們遇到了一輛「金怡旅遊 巴爾幹半島十三天團」的旅遊巴。雖然每有人在車上,但我還是為在同一個城市內還有其他香港人而感到欣慰,真想不到在不久之後,我竟然還有機會遇到他們。




我跟朋友一路走一路唱 eason 的歌,不知不覺間以經到了晚上。我們照著 Lonely Planet 書上寫的路線去了一間它們推薦的餐廳。

餐廳的裝璜很有歐洲特色,一看就知道是專做遊客生意的。讀過餐牌以後,我們發現那裏的食物都頗為昂貴,一個人份量都一定要 30 Lei 以上(1 Lei =2.5 HKD)。我點了一個雞湯和豬排,而朋友們則分別點了特色肉卷和肉丸。

我們等了多於四十分鐘食物還每有來,餓得我們開始有點生氣。在幾次得催促下食物終於來了,但我們一看,怎麼會多了一款我們都沒有點得菜?我們跟待應生吵了起來。他堅持說我們有點到那個特蘑菇,還說他清楚的抄了下來,之後說甚麼若我們不要那道菜他將要自己付錢,對他很不公平。他越說越激動,好像想要打人似的。我的朋友還想跟他據理力爭,我說算了吧,大家一起分了那道菜,以免惹上麻煩。

心中已經感到非常不滿的我們一嘗那些食物,立即說了幾句中文粗口。先別說我的豬排硬得好想柴皮一樣,也不要說那個湯所謂的“Dumplings”原來是一塊皮而以,所有的食物根本好想是從冰箱拿出來一樣冰冷,根本吃不下去。之後我們跟待應生反映程況,他竟然又激動的說甚麼「不可能!」,而我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想不到 35 Lei 換來的竟然是這樣的食物和服務,不爽的我們就這樣離開了。由於我的香港朋友認識幾個在 Brasov 工作的 intern,我們得以在 AIESEC 的 dome 內睡覺。

那幾個 trainee 來接我們的時候,我察覺到一件式,那就是他們並不像 Galati 的人一樣熱情,而對我們非常冷淡,總是一副感到很麻煩的樣子,但我們既然是寄人蘺下,也沒有甚麼辦法。

那個 dome 整體來說比起我在 Galati 的 dome 大得多,但房間卻小得多。一個小小的房見要住 4 個人,而且由於我們來到的關係,總共五人,而且我跟我的朋友要兩人一起睡一張比我自己家裏的床小三份一的床,在加上一隻他們說不能移走的熊,根本狹窄得我半個身體都是浮在空中,怎麼睡得了。


在說,那裏雖然看似沒有蟑螂,但衛生程況也好不到那裏去,尤其是那個整棟 dome 幾十間房的人一起用的公用廁所跟洗澡間,跟本骯髒得令我覺得洗了澡之後會比之前更髒。我就在這個環境下度過了我的第一天。

(在這天的中間天氣突然變的很差,烏雲密佈,有點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