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

父母和志願

今天我想寫的題目同樣是有關夢想。不過,這次我想探討一個問題。究竟父母是否有權干涉子女的決定呢?他們是否可以無視子女的願望,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子女身上呢?我不知道,但我認為父母應該至少細心聆聽子女的想法,專重他們的意見,而不是一意孤行,專橫地踩踏他們的夢想,認為自己才是為子女好,才是對的。如果他們的想法真的是最正確的,又何不用道理去說服子女,而要用「極權」來打壓呢?

我先說一個例子。我的一位同學成績十分優異,於會考取得很多A的佳績,同時,他的父母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名醫。在我看來,他簡直是幸福得要命。他的志願是要成為一位律師,但礙於父母「子承父業」的觀念,他被迫報考醫科。我的朋友為了志願,多次跟父母據理力爭,但總被父親以「醫科前景比較好」等理由駁回。為了避免與父母再度引起衝突,他暫時屈服了。當然,我不知道尊重父母而放棄理想的做法是對還是錯。(我個人認為醫科和法律都是很好的科目)不過,我很清楚一件事,就是我的朋友在這件事上被深深地傷害了。在 facebook 上看過他寫的有關不同虛構人物的文章的人相信都會同意我的看法。我相信他的父母是出於好心,想培育兒子成材,但我想起一句說話,「強加的善意等同惡意」。我不是說在這情況誰對誰錯,只是認為雙方有加強溝通的需要。你不細心解釋,子女又怎知道你那是善意還是惡意?你不用心聆聽,又怎知道子女的看法一定是錯,你的決定一定正確?

因此,我的結論是,不論父母子女誰對誰錯,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原點:「溝通與尊重」。溝通,可以互相理解對方的想法,經過思考,下一個明智的決定;尊重,可以保持良好關係,防止情況惡化直到問題解決。總之,不論遇上甚麽問題,「易地而處」總是沒錯。寫到這裏,連我自己也覺得文章的主題己經變成了老生常談的「溝通與尊重」。看來我有必要在此收筆,不然,我怕會變成千六字的中化作文。總之,現在先祝福我的朋友最後會得到幸福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